中国文化精神的精髓是:“学以致用”
对“学以致用”最好的解释是: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
简称“修齐治平”。此语出自《礼记•大学》,是中国历代读书人必修的基本课程,其原句是:
“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。先治其国。欲治其国者,先齐其家。欲齐其家者,先修其身。欲修其身者,先正其心。欲正其心者,先诚其意。欲诚其意者,先致其知。致知在格物。物格而后知至,知至而后意诚,意诚而后心正,心正而后身修,修身而后家齐,家齐而后国治,国治而后天下平。自天子以至于庶人,壹是皆以修身为本。”
翻译:
自古以来要想让自己的美德彰显于天下的人,先要治理好他的国家;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,先管理好自己的家族;要管理好自己的家族,先加强自身修养;要进行自我修养,就要先端正他的三观;要端正自己的三观,先选好自己的志向;要选好自己的志向,需要具备足够的知识;要具备足够的知识,取决于对家国天下的关怀。
有关怀才能获取知识,获取知识后才能立志,立好志才能正三观,正三观才有好修养,修养好才能管好家,管好家才能治好国,治好国才能使自己的美德彰显于天下。从做好天子到做好百姓,无一例外必须从修身开始。
上面这段文字,从修身推演到天下,再从天下倒退回修身,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圈,就像逻辑学里的“环形发展、波浪前进”一样,为天下读书人设计了一个无限循环、永无止境的“学以致用的路线图”
这个学以致用的具体实施路线图大概如下
知识———志向———三观———修养———家———国———天下———国———家———更高的修养———更坚定的三观———更高的志向———更多的知识……N
这里面需要说明的是,当时的“国”是“国”,“天下”是“天下”
中华文化的精髓是指中国精神与中国气概。
其主旨是: 治国为民、立身为公、守义为诚、俭朴为荣、劳作为勤、尽孝为忠、积善为行、礼尚为融、邪正为明、和睦为通、务实为真、树德为人。
心是亮的与大家一起探讨。欢迎赐教!
中文化的精髓是老子的《道德经》,这是中华五千年的哲学思想精髓。人法地、地法天、天法道、道法自然。这是整个宇宙的法则,囊括了宇宙天地间万物。人类万物必须遵循,道法自然,自然而然这一法则。
中华文化的核心和精髓是华夏先人上万年探索和实践的结果。混沌初开,***以己之力使天地分开,形成天、人、地稳定的格局,然后将自己的身体化作山川河流,草木生灵。这是一种多大的胸怀和格局?天下并不太平,人类多灾多难,天灾妖祸时有发生。女娲补天,精卫填海,后羿射日,愚公移山……。先人们战天、斗地、平妖,凝聚了万众一心的智慧和能力。观天象、测日影、察山川河流形势,制历法,造神庙,设晨钟暮鼓……使百姓安居乐业。这就是中华文化精髓之一:担当大任的思想。
天威不可亵,天灾难以御。承载时序季节变化的山川河流,常常给人们带来难以想象的困难,干旱无雨,洪水泛滥,雷击山火,地震海啸……。人们认识到,要安居乐业改变不了天地的威势,就应该适应和配合天地变化。天象、风水概念便进入人们的视野。上为天,下为地,人居中,天地相感,寒暖相移,以人为本的中庸思想随之形成。这就是中华文化精髓的第二个特点:以人为本的思想。
自三皇五帝开始,统一的概念就已经形成。皇帝、炎帝、蚩尤的战争为统一开了先河。自秦始皇统一六国后,大一统思想逐步深入人心。唐宋元明清一直延续了这种思想。这就是中华文化精髓的第三个特征:大一统思想。
[免责声明]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邮箱:3801085100@qq.com,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wnwsw.com/post/2231.html
上一篇
化妆刷简易清洗方法
下一篇
无法自拔口红胶英文名